望遠鏡的鏡頭是很寶貴的,尤其海軍觀測的距離遠,望遠鏡通常都是高檔貨。黑豆的價格是普通大豆的數倍,同時黑豆所具有的香味和甜味也遠勝于普通大豆,對于制作出美味的醬油是一大助力,不將擁有濃郁香味的豆汁舍棄的制曲方式,是湯淺獨特的制作工藝之一,因為各家各戶的工藝可能都會有些許差別,但大體是相同的。
1、中國有些醬油是用豆子做的,那日本醬油都是用什么做的?
我來分享一下日本醬油的制作工藝,以湯淺為例。因為各家各戶的工藝可能都會有些許差別,但大體是相同的,湯淺,日本醬油的發(fā)祥地,在江戶時期(1603年-1867年)醬油一度成為當地支柱型產業(yè),但是進入平成年代(1989年-至今)后,由于傳統(tǒng)制作成本高,在湯淺地區(qū)的手工醬油店已經越來越少。好醬油從原料開始把關無農藥化肥種植鹽鹽是做醬油關鍵的原料,
湯淺采用的長崎五島灘海水所制的礦物質鹽顆粒細膩蓬松,嘗起來甚至有些甜味。大豆北海道、九州、愛知、三重等國產優(yōu)質大豆,即使是平常食用也異常美味,做醬油自不用說,黑豆使用國產丹波種黑豆。黑豆的價格是普通大豆的數倍,同時黑豆所具有的香味和甜味也遠勝于普通大豆,對于制作出美味的醬油是一大助力,小麥、柚子日本的小麥多為進口,國產小麥非常稀少,湯淺采用的即為國產小麥;柚子來自于和歌山,為日本有名的桔子產地,無農藥種植,天然健康。
600天釀造純味堅持1400年傳承的傳統(tǒng)工藝一、【古式制法】蒸煮黃豆,析出蛋白質后,去除白色泡沫,加入適量鹽分,連同豆汁一起放置備用,不將擁有濃郁香味的豆汁舍棄的制曲方式,是湯淺獨特的制作工藝之一。二、將黃豆與炒熟的小麥混合,并加入曲霉菌后,在室內放置3天,3天后將豆汁加入五島灘精制鹽,與黃豆混合,制成【醬醪】后放入杉木桶中。
三、將經過充分制曲的醬醪轉入發(fā)酵皿中,人工攪拌,放置一年半-兩年完全熟成,四、將充分發(fā)酵的醬醪用濾布包裹,一層層堆疊,最多堆疊4列,每列最高80層。在上方施以重物壓榨,以自然重力壓榨出醬油,經過24小時壓榨后,將四周的厚木板撤掉,繼續(xù)壓榨12-24小時。五、將榨取的醬油裝入桶中,進行一個月左右的自然沉淀,以凈化懸浮物,
2、《大和號》上日軍指揮官用望遠鏡下面吊的那塊白布是做什么的?
我是薩沙,我來回答。這是日本海軍軍官使用望遠鏡時候佩戴的所謂望遠鏡布,這個布的作用有兩個:第一,用于專業(yè)擦拭望遠鏡的鏡頭。望遠鏡的鏡頭是很寶貴的,尤其海軍觀測的距離遠,望遠鏡通常都是高檔貨,至于鏡頭很容易被污染,需要不斷進行擦拭。如果使用的布很爛,就會損壞鏡頭,導致望遠鏡報廢,所以,日軍海軍很多軍官都配有專門的布,就是用來擦鏡頭的。
第二,防止摩擦,在望遠鏡垂在胸口或者裝起來的時候,這個布首先遮蓋在鏡頭上,防止鏡頭和其他物體尤其是硬物(金屬扣子之內)摩擦導致損壞。寫到這里,大家可能奇怪了,區(qū)區(qū)一個望遠鏡,至于不至于這樣保護?其實,這是大家不知道望遠鏡對于軍官的重要作用。薩沙看過很多資料,日軍無論海軍還是陸軍軍官,對于望遠鏡都是非常重視的,一般都會自己花費巨資購買最好的型號,
有的下級軍官,比如少尉、中尉,可能一年薪水也就只能買一個高檔望遠鏡甚至還需要自己貼錢。為什么?望遠鏡說白了就是軍官的眼睛,如果眼睛不好使,何談指揮作戰(zhàn)?恐怕連自保都困難,重視望遠鏡,才會這樣精心保護。另外,日本國內高檔望遠鏡是非常昂貴的,二戰(zhàn)期間,日軍光學行業(yè)水平很低,優(yōu)質光學設備幾乎都是從歐美進口的。
日軍是1913年才生產出第一款望遠鏡,性能很爛,使用的還都是德國進口設備和玻璃,一戰(zhàn)后,日本建立日本光學工業(yè)株式會社(尼康),引進德國技術生產光學設備,主要是望遠鏡。這個公司有2萬多人,但產品質量很一般,其他公司也一樣,日本直到1925年才能自己生產照相機鏡頭,使用的還是德國技術,在這之前,照相機鏡頭全部靠進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