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中,對于金融與投資類領域的遵循錢生錢邏輯,但恪守風險管控第一,投資回報第二原則;另外,就是在各類產業(yè)經營體領域,遵循追求高效投資回報率是天職的邏輯,也就是投入產出比邏輯;上述探討的金融邏輯均指市場行為主導下的金融操作,不包括政策性因素。假如比特幣不是定義為金融產品,那么它就沒有金融邏輯,有的僅僅是商品邏輯。
1、金融外包的內在邏輯是什么?
所有外包outsourcing的邏輯其實都是一樣的,是降低固定成本減少風險因子的“共享”經濟分工使然?,F(xiàn)代金融是一個對前沿科技依賴性非常強的行業(yè)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狀態(tài)下,不進則退效應是確定無疑的,在面對科技資源奇貨可居的不利情況下,外包自己部分開發(fā)和業(yè)務流程,就是不得不為之的選擇了;糾結的關鍵點在于外包模式的選擇,由于涉及客戶運營等核心業(yè)務,大部分持牌機構還是相當謹慎的,原因難于一一細述,有共性也各有各的難,
2、比特幣暴漲的金融邏輯是什么?
比特幣是金融產品嗎?比特幣是不是金融產品是存在爭議的,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機構,給它的定義不同。在2013年12月5日,我國央行發(fā)布《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》中,將比特幣定義為一種虛擬商品,而不是金融產品,也不是貨幣,假如比特幣不是定義為金融產品,那么它就沒有金融邏輯,有的僅僅是商品邏輯。商品的邏輯是什么?物以稀為貴,以及相應的資源消耗,
比特幣不產生現(xiàn)金流股票對應的是企業(yè),而企業(yè)總體是要賺錢的,賺的錢分給投資者,那么說明股票本身是帶來現(xiàn)金流的。所以,投資股市的邏輯很簡單,只要長期持有就能產生資產增益——大盤總是震蕩上行的,不管中國還是美國,只要不是買在牛市的高估時,那么買入寬指基金之后,你長期持有就可以獲得8%及以上的收益。比如美國過去近40年,美國的通脹率為3.3%,投資股市靠漲價可以獲得該收益;平均經濟增長為2.6%;每年股息率約2%;再加上估值水平每年提升2%,那么美國股市長期收益就高達10%,
而我國各項指標都高,更不用說了。股市的金融邏輯就是這么簡單,但是比特幣呢?它不產生現(xiàn)金流,如同黃金白銀,不具有金融特性,更像是大宗商品——價格的漲跌源自于供需,商品的邏輯是物以稀為貴,比特幣可以完美地體現(xiàn)它的稀缺性——總量被限制在2100萬,記賬獎勵大概每4年銳減一半,然而,資源的消耗卻是成倍增加。比特幣價格的上漲源自于資源的消耗比如你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塊肥沃的土地,用來種玉米,由于土地肥沃,不用施肥,玉米就能長得很好,那么玉米你就可以賣得很便宜,遠遠低于市場價,因為你付出的成本很低,
而隨著不斷地種玉米,土地開始變得貧瘠,玉米的產量在銳減。若你想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,你必須給土地施肥,而土地施肥會增加你的成本,從而抬高你賣玉米的價格,同理,比特幣價格的上漲來自于資源的消耗——挖礦。假設比特幣交易市場價格為3萬美元一枚,使用礦機挖到一枚比特幣的成本只需要2萬美元,那么請問,你是投資者,你是選擇去挖礦呢?還是去交易所買比特幣呢?比特幣市場價格如果長期維持在3萬美元一枚,那么也就意味著挖礦成本也維持在3萬美元,這是由資源消耗推上去的,而不是什么金融邏輯。
比特幣是一種龐氏騙局說比特幣是一種龐氏騙局,其實并不為過,比特幣制定了相應的規(guī)則,讓人們在規(guī)則中去玩游戲,不斷地消耗資源,而人們也玩得津津有味。你玩游戲打怪升級,何嘗不是游戲公司創(chuàng)造的一種類同比特幣的規(guī)則呢?你想升級必然要消耗資源,包括你的時間和精力,以及電費設備等,而升級只是游戲公司給你的頭銜,在非游戲玩家看來不具備有任何價值,但游戲玩家卻會給她很高的估值,比如裝備和賬號買賣等等交易,
3、投資的底層邏輯是什么?
樓上的某些答案真的是故弄玄虛,裝神弄鬼。投資的底層邏輯很簡單——將你手里的閑置資金配置到需要資金的A,A拿到這些資金通過生產或者經營實現(xiàn)增殖,而你依據(jù)投資的比例享有A增殖的份額,你通過這筆錢獲得了額外財富,A通過這筆錢實現(xiàn)了自我增殖,雙方共贏,所以,你要看的就是——A能不能實現(xiàn)增殖,能夠增殖多少!底層邏輯雖然簡單,但是現(xiàn)實層面卻錯綜復雜。